难忘!佛山“西甲”的港澳情谊

admin 2025-07-08 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content="https://q2.itc.cn/q_70/images03/20250707/0fd3784781d04efe98bdaa10c1aa535a.jpeg"/>

新一赛季的佛山“西甲”在7月4日鸣哨。今年,赛事首次有港澳球队参加。随着霍英东之孙、香港足球总会主席霍启山现身赛事开幕式,一段三水与爱国港澳同胞的足球往事也被揭开。这条串联起霍家三代人的足球纽带,不仅为佛山三水百年足球历史增添了关键细节,也为推动粤港澳“体育湾区”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大会向霍启山赠送1984年霍英东为云秀山体育场落成庆典球赛开球的油画。 戴嘉信 摄

霍英东的1984

1984年,在佛山三水发生了两件民生大事。大事背后,串联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霍英东。

一是首次升级后的三水人民体育场重新对外开放。 自1959年三水县体委在云秀山开辟运动场后,至今进行过多次不同程度的修缮,这里是佛山“西甲”赛事主要场地。

从历史图片看,1984年这次升级后,云秀山体育场设置了主席台、观众台、煤渣跑道以及一个草坪足球场,已经有了现在的雏形。

时任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的霍英东出席了新三水人民体育场的剪彩仪式,并为落成典礼的球赛开了第一粒球。一同出席的,还有霍英东之子霍震霆。

霍英东(右二)担任三水人民体育场落成剪彩主礼嘉宾。麦国培供图

1984年三水西南人民体育场落成剪彩(右二霍英东、左三霍震霆)。麦国培供图

跨越41年时光,2025年,佛山“西甲”开幕式上,随着大会向霍启山赠送当年霍英东为三水人民体育场落成庆典开球的油画,三代人完成一场关于三水足球的时空接力。霍启山说,爷爷非常关心内地建设,经常向他提及内地体育事业发展。他本人非常开心能亲身参与佛山“西甲”开幕式,通过足球可以让香港市民更了解内地发展。

1984年三水西南人民体育场落成,时任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霍英东为足球赛开球。麦国培供图

1984年发生的第二件大事,是三水县政府一直奔走筹建的新学校有了好消息。

当年,借着香港三水同乡会春茗之机,政府与乡亲们共商建校大计,一批爱国港澳同胞踊跃捐款,当中以霍英东、李冲等贡献尤多。 1984年10月,三水区华侨中学迎来奠基。

据统计,到1995年止,三水区华侨中学共筹得700万港元,而霍英东先后捐出332万港元。华侨中学一位老师回忆:“20世纪80年代县财政一年收入不过1000多万元,而霍老为我们捐了300多万元!”至今,矗立于校园内的霍英东体育馆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霍英东1984年在三水的轨迹,为其爱国爱港的传奇人生补充了更丰富立体的细节,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水如何以球为媒、以爱国同胞为纽带,以“敢饮头啖汤”的精神撬动社会民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2025年4月,三水区党政代表团率队到香港霍英东集团总部拜访。区长黄海诚挚邀请霍氏出席三水区华侨中学40周年校庆活动和第十九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霍英东之子霍震寰表示,将积极推动两地教育资源共享,助力三水区华侨中学打造湾区特色名校。

港澳名人现身“西甲”

今年,佛山“西甲”首次有港澳球队报名参赛,分别是香港穿梭者FC和澳门菜鲜生龙仁队。港澳球队加盟无疑进一步彰显了佛山“西甲”“湾区范”的赛事特质。

值得关注的是澳门这支队伍,他们将派出多次出征亚洲聋人足球锦标赛、世界聋人足球锦标赛的聋人足球运动员,在佛山“西甲”赛场共同书写残健共融的足球故事。

事实上,从诞生之初,佛山“西甲”已经有着与港澳的深厚渊源。1981—1983年,三水与旅港同乡足球队联合举办了三届“肄江杯”足球赛。“肄江杯”虽然只举办了三届,但却被视为佛山“西甲”的前身。

1983年第三届“肄江杯”捧杯。麦国培供图

20世纪50年代末,三水坊间就留下了“早上菜市场,下午足球场”的草根足球佳话。70年代,由企业、公社组队参加的三水足球赛,逐渐培育了市民关注足球赛事、参与足球运动的氛围;到了80、90年代,由于当时的娱乐项目少,去云秀山看足球赛已经是当时三水人非常热衷的事情。

“肄江杯”正诞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三水文史专家麦国培说,正是与旅港同乡足球队举办的“肄江杯”,推动了三水民间足球赛事走向规范化,带动了群众体育氛围,最终孕育出佛山“西甲”。

首届“西甲”足球联赛。麦国培供图

这些年来,随着佛山“西甲”赛事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港澳元素更密集地出现在云秀山。

去年“西甲”期间,澳门三水同乡会会长梁安琪发起了一场澳门三水友谊赛,并现身云秀山为球员打气。她当时表示:“有信心佛山‘西甲’会迈向国际。”

香港艺人陈百祥已经连续三年现身佛山“西甲”开幕式。他曾多次在佛山“西甲”现场提出“大湾少足”“提高足球青训水平”等主张。前两年,他还带着香港精装明星足球队来踢“西甲”,身体力行支持赛事进一步破圈出圈。

在职业范畴,两地足球交流颇多。1936年出版的《全国足球名将录》收录6位三水籍或后来的“三水队”足球名将,香港都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站。改革开放后,两地球员相互交流、互相切磋,更以足球之名带动粤港澳三地促交流、扩开放、共繁荣。

正如霍启山所言,三水与香港足球渊源悠久,两地足坛交流互促已是一种明显趋势。借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办之机,他更希望能建立机制,立足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定位,鼓励更多香港年轻人参与内地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采写:南方+记者 吴碧霞

【作者】 吴碧霞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